我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1)论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论文摘要】 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品的新手段,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把握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的基础上,从我国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的角度出发,对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论文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策 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14224.2亿美元,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第三位。

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贸易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WTO框架下,国际贸易中的传统关税壁垒逐渐削弱,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日益抬头。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国大约有25.1%的出口企业遭受到了多个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总额达288.03亿美元。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组织的调查显示,不同地区的进出口企业回答“本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最大困难”时不尽相同。

“信息不灵”、“资金缺乏,难以进行技术改造和国际认证”,“渠道不畅,受到不公平待遇不知向谁反映”,“企业基础差,无法达到要求”等方面均存在问题。这表明技术壁垒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此更增加了在整个外经贸领域内解决技术壁垒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强制性技术标准、环境措施、认证制度、包装和标签等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深远,主要有如下特征: 1.涉及金额大、影响范围广。在《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

6)》中表明,2005年,中国大约有25.1%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总额达288亿美元,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遭受了直接损失,金额达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07%。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我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占到了全年出口额的19.29%。

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国外技术壁垒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损失呈逐年递增之势。

2.受损地区广。我国各省市出口均因国外技术壁垒而受损。

《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

6)》统计报告表明,广东省的直接损失额为94.8亿美元,位列全国各地区直接损失之首,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32.9%左右;浙江省的直接损失额为47.7亿美元左右,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16.6%。其他遭受直接损失估计值超过10亿美元的地区有北京市、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和上海市。

从损失的绝对值看,损失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地区基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从损失的相对比例看,中西部地区如内蒙古、云南、西藏等遭受的损失占其出口额的比例普遍高于发达地区的省市。

3.涉及人员多。由于国外技术壁垒限制,一些企业限产或破产,造成职工下岗或失业。

由于受限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4.影响环节多。

发达国家常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品设定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系列技术标准,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及报废处理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5.实施国家多。

近年来,对我国使用技术壁垒的国家越来越多,包括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理事会等。各国一批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物质循环利用、食品安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措施相继出台。

以欧盟REACH法规、RoHS指令、WEEE指令和EUP指令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代表的技术法规系列,在WTO成员中引起强烈连锁反应。

二、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1.企业可采取的对策。首先,从预防的角度来看,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积极进行市场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遵守有关的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技术标准,积极与进口国进口我产品的企业合作。

依靠技术创新,在更高层次上打破核心技术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另外,从解决争议的角度来看,企业要积极与政府、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沟通,积极参加国外调查机构的调查,与国外调查机构积极配合;积极与进口国进口我产品的企业合作,被调查的国内企业之间应加强相互合作,促进信息的沟通。

2.政府可采取的对策。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不仅涉及诸多技术问题,而且涉及行政管理问题,技术性、政策性很强,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

所以,政府应努力营造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国内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发挥主导作用。 3.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可采取的对策。

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自律管理组织,拥有众多的企业会员,熟悉行业特点,同时又与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可以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过程中承担许多必需但难以由政府和企业直接承担的事务,很好地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它们的存在使政府建立预警系统具有可行性。

首先,从预防的角度来看,行业协会可以作好组织培训工作,加强对WTO规则、国外有关政策法规和已发生案例的分析,研究应对技术壁垒;建立与国外行业协会、贸易机构的联系,以及时获取有关技术壁垒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实施认证,进行行检行评;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建立必要的行业自律。 其次,从解决的角度来看,行业协会可以协调企业参与争议的解决过程;协助政府,代表企业对外交涉;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的利益。

总之,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相关技术机构等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王志明袁建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世界经济.2003,

(7) 麦文伟: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当务之急.中国检验检疫.2006,

(7) 翁东玲:我国企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亚太经济.2006,

(4)

推荐阅读:

  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求最佳解决途径(1)论文

  浅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经济学

  绿色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1)论文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科研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摇号销售分析

  浅析对外贸易中的外语与文化要素(1)论文

我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1)论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我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1)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