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1)论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现状 总的来讲,中国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省市。以广东为例, 2003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991.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的70.2%,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49.2%。

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182.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7.3%,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48.9%。2003年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广东配套产业实现产值15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全省7万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吸收就业人员1300多万人。

2011年上述六省市加工贸易总额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6.4%,而加工贸易总额位于后10位的省市自治区占全国加工贸易比重不到6%,区域分布严重失衡。

二、内陆地区在加工贸易中的优势与劣势 1.内陆地区的优势 内陆地区的主要优势表现在土地、厂房、劳动力等要素的成本上。从土地成本看,2005年按照国家国土部门的基准价比较,东部地区的厂房租赁费用平均是中西部地区的1.44倍。

根据2002年对我国主要城市经营成本指数的排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青岛等六城市的平均经营成本指数为0.87,而中西部地区南昌、武汉、长沙、昆明、合肥等五城市平均只有0.67,两者之间的差距有30%,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所在。 除此之外,在个别高新技术产业上,中西部还具有一些技术优势,例如武汉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和成都、西安的飞机制造业。

武汉的“中国光谷”已经建设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成都和西安分别是我国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和支线民用客机的重要基地,也双双具有生产大型客机零部件的能力。成都研发生产的歼10战斗机结束了中国不能自主研发生产第三代战斗机的历史。

2.内陆地区的劣势 一是中西部地区产品的物流成本高。物流是整个生产性服务链的重要环节,物流成本是加工贸易成本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过综合比较,只有加工贸易的产品其交通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不足5%时,中西部地区才具有发展这种产品的加工贸易的潜力。 二是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硬环境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对落后,铁路、公路密度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通讯设施等也有待完善。软环境方面,内陆不少地区依然存在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现象,破环了当地的招商引资形象。

三是工业技术落后,能耗高。据统计,西部地区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平均占产品成本的65%,每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比东部发达省市高出40%。

企业关键生产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仅1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3%。 四是人才匮乏。

内陆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大批毕业生不愿回内陆地区工作。没有良好的人力资源作保障,研发和技术革新就无法进行,内陆地区的产业升级更无从谈起。

三、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

(1)的对策建议 从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转移看,中西部地区易发展劳动密集型、运输成本低廉的产业,贴近内陆市场销售的产业,就地采购原材料的产业,这是中国内陆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承接点。成功的典范就是台湾正林瓜子,甘肃民勤县出产的黑瓜子片大、皮薄、肉厚,并且产量大,正林瓜子索性就将生产基地设在了这里,现在甘肃生产的正林瓜子畅销海内外,既发展了当地经济又解决了不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从培育新业务增长点来看,应该利用中西部地区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部分重点城市的技术优势,承接对传统运输领域依赖性非常低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外包业务。成飞、西飞为波音客机生产零部件,英特尔在成都设立芯片测试工厂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先例。

服务业领域诸如金融服务业、设计产业、咨询业等同样值得中西部关注。 除此之外,中西部地区还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

例如2007年8月23日起正式实施的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第44号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东部企业在进行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时,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资金成本将大大增加;而中西部企业却可以继续享受银行保证金空转的优惠,取得加工贸易的成本优势。

参考文献: 曲 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6

(10) 涂 娟:论西部高新技术加工贸易的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增刊 王 莉: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对策[J].经济师,2005

(7) 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06

(9) 通格勒格:西部加工贸易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乔真真:产业结构变迁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D].西南交通大学,2007

推荐阅读:

  钢铁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原因初探(1)论文

  我国劳资关系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试论环保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探析

  日本对华无偿经济援助及其对中日经济的影响分析(1)论文

  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状况

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1)论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1)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