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需协调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论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论文摘要】 通过对美国、日本及巴西等国对外贸易及内需关系的调整的成功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应该注意统筹与内需的关系,积极启动国内消费,建立一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论文关键词】 内需 外需 协调 国际比较

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内外需失衡的挑战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对投资和外部的需求依赖过大而内需不足,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因为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和进出口以及产业的重新组合等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起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内需不足的影响力仍然明显,即表现在经济冷热之间的弹性空间过小,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对不景气的矫正措施极易引起经济过热,而对经济过热的矫正措施又非常容易导致经济低迷。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如若要实现以内需增长方式为主的战略,必须加强对内需与外需的协调。

二、内外需协调的国际经验 1.美国的经验

(1)自内而外的产业扩张 以有条件的自由贸易为基础,重视对本国传统产业的保护。例如,布什政府采取措施对本国传统产业给予保护,作用就十分明显。

对钢铁业,布什政府采取了防御性贸易保护手段,即通过提高进口关税保护国内市场。这一措施使外国钢材对美进口大量减少。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3年1月~5月,美国的成品和半成品钢材进口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18%和3717%。美国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和不断地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新激发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使美国的经济得以恢复,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2)由外向内的调整 国际贸易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需求拉动和供给限制来实现,即国内的产业结构与国际上的需求和供给相适应。根据平均利润原则,只要国内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所获利润不低于从事其他行业所获得的利润,该行业就会存在;反之,只要国内的企业能从国际市场上买到比国内更便宜的同类产品,自就不会问津国内同类产品,从而造成国内该产业的萎缩。

如果国所需要的产品受到国际供给的限制,不能从国际市场上获得,就促使该行业的产生和兴起。近年来,美国与欧共体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农产品口越来越困难,反映在产业结构上,便是农产品产值份额越来越低。

而增长最快的是资本货物,同时,美国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产品或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口不断萎缩,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在这两类商品上不具有有比较利益所产生的出口动力所致,由此造成美国这两类产业的衰退。从中看出国际需求对美国产业结构变化影响之深刻。

2.日本的经验 日本直到70年代才开始原则上实行完全的贸易自由化,世界石油危机停止了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为了摆脱对石油能源的高度依赖,通产省制定了20世纪70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发展知识密集化产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从耗能高的初级重化学工业向节能型的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转换,同时产业政策从对能源消耗大、依赖大的重化学工业的扶植转向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植。 20世纪80年代后又进一步上升到自主创造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这种产业扶植政策,日本经济用很短的时间顺利地度过了1979年爆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并形成了以电子、精密机械、高级家电、汽车、集成电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类高技术产品也从此纷纷进入国际市场,进一步推动了日本出口主导型经济的增长。

同时,由于日本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日本与欧美国家频繁发生贸易摩擦,促使其被迫采取自动限制出口的贸易措施,但一直还是保持很高的贸易顺差。1985年日本确定了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方针后,通过扩大个人消费、民间住宅投资,促进企业扩大设备投资和产业升级,引导企业增加技术研究费用,努力实现以内需为中心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3.巴西的经验

(1)更为隐蔽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对于关税结构,巴西政府做了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调整。

一般原材料和资本品的税率不超过5%;日用消费品一般为20%~ 30%左右;对汽车、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则征收35%的关税。紧缺商品的关税会随经济形势变化而调整。

巴西政府控制进口,进口税很高,进口产品不仅征收关税,还要加收工业税。巴西提高了对进口产品,特别是对民族工业有冲击的产品及高科技产品的质量要求,这一态势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更为明显。

(2)有序扶持的产业政策。 巴西的产业政策并非一成不变,一旦产业成熟或这种保护有碍于产业的发展,就降低保护程度或取消保护。

此外,巴西政府还积极引进竞争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大学直接走向市场,重视对科技创新领域人才的培养,该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的比重已由1993年的3.5%增加到2001年的4.6%,这一比例超过许多发达国家。

三、启示 1.灵活稳健的政策设计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对国际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在经济发展较为顺利、对外贸易状况较好时,政策的设计仍然应考虑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尤其在采取较为开放贸易政策的初期,由于出口增加的刺激,国内经济增长会出现比较高的速度,投资需求旺盛,这时应特别注意促进出口能力的增长和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2.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需要制订一个科学的、现实的和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这一战略,能够把内外两种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C·弗雷德·伯格斯坦:美国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熊良福:美国对外贸易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推荐阅读:

  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陕西省外贸发展现状对策分析(1)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1)论文

  舟山水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1)论文

  浅谈我国近几年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发展趋势(1)论文

  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内外需协调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论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内外需协调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