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西方经济学资源共享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从学科体系看,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的专业课,如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的基础。但西方经济学却是让老师头疼、学生畏惧的课程。这固然有课程本身的原因,但更有教学方面的原因。因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济学自然就成了令人头痛的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可扭转这一窘况。因为,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实践视角学习理论,然后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同时,案例来源于鲜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活动,可以弥补教材冷酷、森严和乏味的缺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经济学案例的选编
要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做好案例的选编工作。案例选编应该:
1.经济学案例要本土化。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因此,其案例也大多来自西方。这些案例虽然经典,但毕竟源于西方的经济生活,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不太容易被我国学生理解。例如,关于弹性,西方经济学教材经常使用的弹性表就和我们中国人的不太一样,比方说,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中的弹性表中,书籍、杂志与报纸、银行与保险服务是和食物一样的缺乏弹性的必需品,似乎和中国的国情不是很相符。
因此我们选编经济学案例时,要注意中国的风俗习惯、传统和国情。但是,坚持本土化,并不排斥对经典案例的引用。实际上,那些经典案例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很多时候还具有象征意义,如阐释科斯定理的火车和沿途农田的故事,论述外部性的蜜蜂和果园的例子。
2.经济学案例要贴近生活。许多教材在讲替代关系时常以茶叶和咖啡为例,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没错,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如广东,喝茶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根本无法代替,尤其是那些喜喝功夫茶的人更是如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大炮和黄油。该案例虽能反映稀缺资源配置的原理,但黄油离中国学生似乎有点远,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二者既非替代也不互补。这就说明,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
3.案例要与理论紧密结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说到底,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因此,选编的案例必须反映经济学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经济学原理的有关特征。
4.经济学案例来源要多样化。经济学案例来源首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经济现实生活,尤其是热点经问题。因为这类案例能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极大地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用鲜活的经济生活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关注经济生活,甚至让他们养成了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观察,并且关心国家的经济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三、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就是要在老师的主导下,利用鲜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案例教学中,教师或在课堂当堂呈现案例,或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前台,展不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山前台转向幕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则应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除了应该把握讨论节奏,控制教学进度外,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不断启发、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尤其应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提高。
2.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展不这些理论,案例教学则是要通过生动可感的实例来图解,或补充说明这些理论。很明显,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是主次关系,案例教学应服务于理论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学具有独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理论教学中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是训练学生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就是在这一系列看似枯燥的训练过程中,学会了对经济现象的数学描述和严格的逻辑推演,掌握了一系列经济范式并试图用这些范式去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形成了对现实经济世界独特的分析、判断、归纳和预测的能力;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是案例分析的基础。显而易见,没有概念和理论的讲解,仅仅从案例中得到结论,难以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理论结构,学生获得的必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点。因此,充分地讲解基本理论是学生学好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不能像MBA教学那样可以以案例为主。相反,在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只能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
3.案例要服务课堂教学的需要。尽管借助生动的案例,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案例教学不能因此替代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对案例的运用要紧扣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成为哗众取宠的工具。在课堂中,对案例的运用,一定要把握好度。为此,教师一定要做到:首先,要明确案例在课堂讲授中作用。案例在课堂理论讲授中可以是对理论的注解和延伸,可以是对理论的具体应用,也可以是为了拓展和提升学生的思考。只有当教师明了案例的作用,对案例的运用才能恰到好处。其次,引用案例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社会阅历来控制案例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案例,最好要向学生交代案例的背景,同时案例的引用要尽量完整精简,既不能根据个人好恶随意取舍,更不能断章取义。最后,为使案例较好地发挥作用,案例应该有鲜明的主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
推荐阅读:
评析西方经济学资源共享课程中的案例教学.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