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工理论的社会基础及其演化逻辑进行分析
一、前言
经济学源于色诺芬的《经济论》一书,它是oikos(家庭)和nomos(法或原则)的结合,意思就是家庭管理的原则。因此,从起源学来看,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是组织,而管理组织的目的就是提高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而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则与合理的分工有关,体现为资源的有效配置。
为此,大凡将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者都致力于分工的研究,这典型地体现在古典经济学者身上。事实上,古希腊学者关注的是家庭组织(它实际上是氏族组织),而当研究对象从家庭组织拓展到城邦和国家组织之后就形成了政治经济学,这集中体现在民族国家兴起之后,因而分工就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自斯密起,古典经济学家就特别关注如何通过分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以此达到促进社会财富创造的目的;同时,由于不同时期的组织结构是不同的,相应的分工形态也不同,从而在学说史上形成了多彩的分工理论。然而,自边际革命以降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支配地位的确立以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取向就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不再关注组织问题,而是转向了个体行为,集中关注个体交换而非组织运行,并且借助日益复杂的数学工具进行效用最大化研究,这种高度的抽象分析最终使得经济学蜕化为黑板经济学,企业等组织则被当成了一个自动转化成投入产出函数的暗箱。即使后来兴起的新制度主义试图重新研究组织和制度,但它仍然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以静态和孤立的分析思维考察经济主体之间的外部联系(即交易),从而把研究的中心放在稀缺资源的配置上。
事实上,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的深化促使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组织的出现则深化了劳动分工,因此,即使相对于以前的生产组织,企业生产方式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但相对于由此增进的分工收益而言,交易费用的节约依然只是从属和次要的。但是,新制度经济学却将交易费用作为制度和组织的分析核心,以致分析的重点依然是交换问题,而忽视了组织的生产和分工的功能,这是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为此,杨小凯主张回到古典去,重新研究分工问题,并将由此产生的学说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因此,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分工理论的演化作梳理,并结合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演变探究分工理论演化的内在逻辑。
二、古代社会的外生绝对优势说
一般认为,经济学中分工理论往往可以追溯到斯密,分工理论构成了《国富论》的基础,并且是全书最精练的部分。不过,斯密并没有提出多少独到创见的东西,他的很多思想已经为他同时期的学者如配第、杜尔阁、卢梭以及弗格森等人所阐述了。例如,早在17世纪末,威廉配第就认识到专业化对生产力进步的意义,他说,当一个人梳毛、另一个人纺纱、再一个人织布时所生产出来的布料,一定比当以上所有的操作都由一个人笨拙地工作时所生产出来的布料要便宜。同时,威廉配第还指出,当时荷兰人的商业效率之所以较高,就在于他们用专用的商船运输不同的货物。
熊彼特甚至说,至于分工问题,亚当斯密要说的,这里全都有了,其中包括分工对市场大小的依存关系问题。再如,师承配第的坎铁隆进一步把社会经济设想为相互联系的市场有机系统,它以实现某种均衡的方式进行运作。坎铁隆之后的杜尔阁则推测,分工和货币的出现、商业扩展和资本积累之间一定存在一种内在联系。事实上,斯密在法国游历期间曾与杜尔阁见过面,从而对杜尔阁的著作非常熟悉。同时,分工思想还有更早的思想源源,斯密及其同侪们所强调的比较优势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为色诺芬、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等人所阐述了。例如,色诺芬的《经济论》就是一本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如何更好地使用奴隶劳动以获得更多使用价值的书。
在色诺芬看来,管理需要技能、秩序和最基本的经济分工原理,并把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归功于分工。色诺芬所分析的分工涵盖了两大内容:第一,社会外部分工(即市场分工)。色诺芬分析了人口集中、专业技能以及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洞察了社会分工水平对于市场大小的依存。例如,色诺芬指出,在大城市中,每一种职业都可以找到众多的购买者,因而大城市中往往有较为完善和发达的手艺,这与小市镇形成鲜明对比。显然,这是斯密的专业化理论以及分工受市场程度限制观点的滥觞。第二,手工作坊的内部分工和协作。色诺芬分析了制鞋业内部的分工,并指出,分工既会扩大物品的效用(数量),也会制造出更精美的物品(质量)。例如,波斯国王的餐桌上享用的食物之所以比一般菜肴可口,就在于国王的厨房里有广泛的分工,每位厨师只做一二道菜。如果说色诺芬开启了分工的探讨,那么,柏拉图就把分工进一步深化了,分工思想在其《理想国》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柏拉图更为重视社会分工,不仅把分工与交换相联系,而且把分工当作国家的组织原理来看待。例如,遵循色诺芬所开创的分析道路,柏拉图也将城市的起源归因于专业化和分工:正是劳务的相互交换使得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聚居在被称之为城市和国家的地方。同时,色诺芬又指出,分工引起的交换可通过市场进行,并以货币为媒介,从而揭示货币的起源。特别是柏拉图考察社会分工的起因:人需求的多样性;人生来不平等的天性,各有所能。正是基于各人的优势不同,分工就会增进每个人的利益。为此,柏拉图还揭示了分工的互惠本质:专业化创造了互惠的相互依存,互惠的相互依存进而确立了互惠的交换,从而产生了早期基于优势互补的分工理论。
三、斯密倡导的内生绝对优势说
分工演化在古典经济学中就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其中,斯密是分工思想的集大成者和真正的先驱,正如熊彼特指出的,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在斯密看来,分工是导致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斯密将分工和专业化提高到了无比重要的地位,并以分工为核心构建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体系,从而深深地影响了古典经济学家乃至以后的一切经济学家。李斯特曾经写道:不管他著作的其余部分对科学做出了多大贡献,他似乎认为分工这个概念是他思想上最卓越的一点。他是打算靠了这一点使他的著作问世以后能哄动一时,使他能扬名后世。例如,分工受制于市场容量的原理就只是在斯密提出后才为经济学界所重视,并被西方主流经济学视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是最有阐述力并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斯密之后,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大家都重视分工问题,都强调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由分工概念得出的定律与牛顿的万有引力同样可靠。
因此,分析分工思想的演化往往会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尤其是往往自斯密始。斯密继承了古希腊学者的探究线路,既分析了组织(工场)内部分工,如扣针制造业工序间的分工;也描绘了各部门间的社会分工,如小村落和大都市之间的比较。在斯密看来,劳动生产率主要是由分工水平决定的。斯密写道: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至于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斯密总结了三个方面:重复性劳动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技巧和灵敏;可以避免不同工种间的频繁转换以节约时间;工人固定从事一种工作有助于知识积累而促进技术革新。
推荐阅读:
对分工理论的社会基础及其演化逻辑进行分析.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