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问题探析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论文关键词〕盈余 管理 会计 学 经济 学

〔论文摘要〕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因此,盈余管理问题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在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概念、成因、特征、目的、利弊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提出应对盈余管理的对策措施,以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盈余管理研究成为西方会计界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无论在在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会计实务界、会计监管机构、特别是会计学术界已经从盈余管理的定义、范围、目的、方法和表现形式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规范性研究和大量的实证研究,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也存在很多争议。本文试在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概念、成因、特征、目的、利弊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提出应对盈余管理的对策措施,以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

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lt)在其《 财务 会计理论 》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s)的一种具体体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 市场 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称为盈余管理。另一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凯瑟琳·雪珀的盈余管理概念是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私人利益,而有意地对对外财务报告进行控制。此定义是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的。所以,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

国内学者蒋义宏(2002年)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当局为最大化其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从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中进行选择的行为。陈建歧(2000年)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顾兆峰(2000年)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

中国会计年鉴(2002年)描述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行为。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它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长期行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收益者也通常是企业管理当局。

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一致的: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手段是选择性行为,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在公认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范围内,为了误导其他利益相关者,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会计政策等手段而人为地控制对外会计报告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出现的原因

产生盈余管理的原因很复杂,总括起来,可以分为经济学原因和会计学原因两大类。

(一)经济学原因分析

1、企业契约理论。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各方当事人即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当局、债权人、雇员、消费者、政府、社区、环保协会等,他们各自都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某种投入,并期望从中获得报酬,但他们各自获得报酬的方式不同,其效用函数也不同,有的甚至差别很大,相互冲突,订立契约成了解决各方冲突的最佳选择。这些契约有些是明示的,如管理报酬契约,有些是非明示的,如国家允许企业使用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订立契约的最大优点在于节约了交易费用。契约签订以后,契约双方原来预期的未来情况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即产生了不完全契约。只要人们的行为和决策要受有限理性的限制,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约束,交易费用的障碍以及人类 语言 模糊性的干扰,就会出现不完全契约。正是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在经济人自利行为的假设前提下,有信息优势的管理当局就会利用该优势进行盈余管理,将信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达到自身效用函数的最大化。

2、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的标志之一就是财产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两权分离的结果便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代理关系的存在,在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 成本 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代理问题。由于 管理 当局的效用函数中既包括货币收益,又包括非货币物品(是指那些通常不以货币来进行买卖,但和那些能以货币买卖的物品一样可以给管理当局带来效用的消费额项目,如豪华小轿车、奢侈的业务旅行等),在货币收益和非货币物品之间存在某种替代成本,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当局对非货币物品的追求将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与企业净利润的下降。所以,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谋求更多的非货币物品,使委托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难以实现。

3、信息 经济 学 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及由此产生知识的局部化和专业化,是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信息来源于对交易或非交易的处理结果,是对使用者有用的资料或知识。如果信息是对称的,信息的使用者与信息提供者对信息的了解程度相同,那么,信息提供者就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对 会计 信息进行随意处理。因为此时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结果造成的信息含量为零,即企业管理当局无法通过随意选择会计政策等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但是,在现实中,总是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通常会比信息使用者了解更多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即使是在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前者比后者也常常有更深刻的理解。企业管理当局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如果是为了向外界提供更相关、更可靠的信息,则不属于盈余管理的范畴。如果是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会计政策,则属于典型的盈余管理。外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因而无法判断会计报告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这也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二)会计学原因

1、会计准则的不完善性和滞后性。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数量剧增,且多分散在企业外部,由于契约成本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像古典企业那样以一系列的私人契约来规范和限制会计信息,并且由于会计信息是一种消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 公共 物品,因此必然产生“搭便车”的现象,结果谁也不愿耗费其契约成本,最后自然只能由政府出面强制对会计信息进行规范,私人契约转化为公共契约,会计准则便出现了。因此,会计准则的出现动因应该在于私人订立契约成本过高所致。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契约,也具有不完备性。并且会计准则的制订也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者相互间博弈结果的一种综合平衡。在会计准则制订的博弈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追求各自的效用函数最大化,提出各自的要求,这其中也包括准则制订机构本身。它也是主要的参与者,它也是有自己效用函数的经济人,其效用主要表现为准则制订的垄断权和权威性。因此准则制订机构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要权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考虑契约成本(包括准则制订成本、执行成本和摩擦成本)的最小化,就必须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此外,会计准则的相对固定性与经济活动的变化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常常落后于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真空区,即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这也为会计处理提供了选择空间。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拥有众多的信息优势,能够比会计准则制订机构等更加准确、迅速地判断经济事项的性质进而决定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会计处理的选择权自然被赋予给了企业管理当局,使他们自然成为这一博弈活动中盈余管理的主体。

三、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

对盈余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框架。根据前面的讨论,盈余管理的基本特性包括: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

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收益与上段提到的企业实际盈利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更何况在盈余管理研究中,人们已开始寻找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并试图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映经济收益。应当注意到,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国家由于 证券 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发达证券市场 环境 下的盈余管理,人们考虑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就会多一些,其“信息观”的重要地位也更加明显些;相反,欠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人们则容易拘泥于会计报告收益与经济收益或其它法规决定的收益之间的偏差,其“经济收益观”的地位相应地更为突出。

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在盈余管理的每一幕“戏剧”中唱主角的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当然会计人员也加入其中,但应看作是配角。在这里,可以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此外,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人们所说的盈余管理,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作文章。

盈余管理的利益表现形式也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2、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3、滥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 财务 业绩的目的。

4、巨额冲销。有些企业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

四、盈余 管理 的手段和方法

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操纵应计项目、利用 会计 政策的选择和变更、利用关联交易和利用计提减值准备。

(一)操纵应计项目。操纵应计项目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这里的应计项目是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应计项目,如应收账款净额、产品保证准备、广告费以及研究开发费等;不包括不可调整的应计项目,如折旧费。因为这些应计项目的金额大小取决于所选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一旦选定,其金额就不能随意调整。当企业经营者在某会计期间内希望增加盈利,就可以通过少提坏账准备,少提产品保证准备,减少广告费、研究开发费等来调整盈利,达到当期增加盈利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减少广告费、研究开发费等项目的支出虽然会提高企业当期的利润,但也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使企业的竟争地位受到影响,对公司而言,采取这种方法的 成本 过高。因此,一般经理人员仅仅只对不影响企业当期或未来现金流量的应计项目进行调整。企业经营者在对应计项目进行调整时,往往是谨慎的,调整也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所以,不容易被 审计 人员发现,即使被发现,企业经营者也可凭借这些调整是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这一理由来进行反驳。因此,操纵应计项目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最乐意采取的手段。

(二)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同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 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调节盈余。从实务中看,主要包括:折旧政策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合并政策的变更。一是折旧政策变更。在企业的总资产中,固定资产一般占有比较大的份额,而且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较长,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与变更能极大影响企业利润。但是,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折旧期限的确定需要人为估计,折旧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就成为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二是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企业可以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很多种,如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有不同的效果,所以这就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在物价不断上涨时期,企业改用先进先出法核算,会使当期销售成本减少,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升高;在物价下降期间,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比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低。因此,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会减少企业毛利。三是合并政策的变更。根据我国会计制度,集团公司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的子公司的财务情况及经营成果会直接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结果。因此,哪些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哪些不纳入,就是合并报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子公司的利润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的利润,因此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四)利用计提减值准备。按照现行规定,企业应对应收账款、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八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在上述资产实际价值低于账而价值时,相应的计提减值准备,其会计处理方法是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费用或损失,当已计提准备的资产价值回升时,相应的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并冲减当期的费用或损失。而对资产实际价值的判断有很大的弹性,这就为企业管理者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冲回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五、盈余管理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 政治 前途的发展等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1、筹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 申请 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市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2、避税。公司盈余 管理 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 税收 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 会计 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3、获取 政治 成本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 财务 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 社会 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4、规避 债务 契约约束。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 银行 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六、盈余管理的利弊及对策

总之,盈余管理有利有弊,它的存在也是客观的,但其终究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会对市场产生扭曲的反应。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资本市场特别是 证券 市场的有效性。上个世纪60年代学者法玛(f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或假设,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且、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这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以及设立外部董事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要比其他公司轻得多。另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当局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管理当局进行的盈余管理其实是短期行为的一种表现,因此,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

3、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目前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准则和制度的制订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缮。同时,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4、加强外部监督,主要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外部 审计 监督。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 陆强,企业盈余管理,科学与管理,2002年第8期 P.17

2 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 会计研究 ,2004年第9期.

3 栾义君、董雪艳,盈余管理浅析,岱宗学刊 2005年第第1期,P.44—45

4 魏明海、谭劲松、林舒,盈余管理研究,北京:中国 财政 金融 出版社,2000年版

5 刘峰,会计准则变迁,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 出版社,2000年版

6 Patricia M. Dechoent; Reconciling the Vieics, Practitioners and Regulators,Feb 2002.

7 Paul M Healy and James M. ent Literature and List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s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 Dec 1999.

8 Katherine Schipper,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Horizons, Dec 1989.

9 Arya,A.,Glover,J.,S.Sunder,Earnings management and revelation principle,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998

10 朱文,盈余管理利弊分析,西南 民族 学院学报· 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2 顾兆峰,论盈余管理,财经研究,2000年第3期

推荐阅读:

  浅谈我国土地资产价值实现的对策

  全球化时代的政府领导危机(1)论文

  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1)论文

  关于中朝经济贸易合作探讨及发展前景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

  山地城市的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盈余管理问题探析.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盈余管理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