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摘要:财政专项资金是我国高校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是维持高校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由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透视我国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申报、支付、监管等流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造成种种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对其申报、支付、监管等流程进行优化的一系列方法。进而将优化后的流程推广到全国普通高校,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对于高校能够合理合法高效支付财政资金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
一、引言
按照生均拨款额核定的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是我国高校财政资金来源的两个主要方面。前者主要用于维持高校基本性支出,而后者则主要用于高校特定用途。财政专项资金首先由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申报,待资金下达后由财务处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认领。财政专项资金是高校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目前许多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效率、使用效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高校专项资金的申请一般包括教育事业项目、科研事业项目、基础设施改建项目等,每年的九、十月份是申请下一年度专项资金的时间。由于项目申报要求的时间很短,一般业务类项目实施过程比较漫长和复杂,因此致使有些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更有些项目可能出现走过场现象。项目需要进行招投标、签合同、履约、验收等一系列过程,其时间跨度很长,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的支付进度就存在很大问题,能否将项目资金按计划支付出去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以H学校为例分析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不足
H高校刚刚建立了三年滚动的项目库,由具体实施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将绩效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财政专项的申报。当资金申请成功后,财政资金便会下达学校财务账户,根据项目执行进度进行支出。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部门认为资金只要到达账户就算完成了,没有意识到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项目执行进度将资金使用完毕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具体来讲,H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一)项目申报流程不规范
从体系上来讲,在各部门进行专项资金申请时缺乏一个完整有效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使得各部门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没有规定的章法可以遵循。预算编制基础的薄弱、项目细化程度的不足、以及“早立项、争资金”的思想,也制约了项目论证的科学性。过分考虑项目申报的时效性使得可行性论证的执行不严谨、不规范。流程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将来项目的有效执行。
(二)项目资金支付进度效益低
专项资金的使用时间最长为两年,而财政拨款专项往往当年年底才到账,到账当年经费使用时间已核定一年。因此,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年。招标项目程序复杂,需要的时间较长,等到手续完备可以付款时,财政专项资金被收回的时间节点已经近在眼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多数会进行突击花费,大量购买设备材料,加速招标项目的支付进度,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有些高校可能存在专项资金支出范围过分偏离项目预计用途的现象,这其中可能是因为财政资金只有在支付科进行支付时才能看到资金的预算名称,财政执行系统与单位财务系统的分离,使得对财政资金支付项目把控的仅仅由支付科进行把握。据了解,有部分高校存在财政专项资金支付随意现象,领导认为只要资金没有到自己兜里,便不存在违纪风险。殊不知,即使没有挪为己用,用于没有经过核定的用途也是存在不合规风险的,毕竟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便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三)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财务处不是保证所有支出合理合法的万能角色,具体项目中的具体支出是否合理需要责任部门进行有效的绩效论证,需要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而在现实工作当中,高校往往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来评判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审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也没能有效的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得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报销项目与专项资金使用用途不符的现象。
(四)财会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高校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财务部门不够重视,使得财务处室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有一定的欠缺,存在很多非本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这就为财务工作的专业化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专业人员做专业工作,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往往会成为未来不合理事由的一种借口。会计建账、记账以及核算上差错的发生,对开支范围的不精准划分、没有完全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账目记录,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单位不规范现象的产生。
四、加强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高校预算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院系教职工的参与执行,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鉴于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存在诸多问题,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又迫在眉睫,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优化项目申报流程
高效的流程是确保业务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流程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而有效的流程首先需要高校更新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极大程度的决定了工作的效果。构建科学健康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预算流程、方法,保证预算工作有章可依。高校可以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周期长短,提前建立项目库,对于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绩效评价,可以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对其进行把控,从根本上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关于具体流程、政策的制定,应进一步细化,并对超过一定限额数量的支出进行必要性分析。提前下手,早做准备,对未来三年内可能发生的支出进行项目库的建立,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进行申报时便可进行具体预算分析,从而做到有理有据,为将来预算执行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及时跟进项目,保证资金及时合理支付
财政专项资金申请成功后,资金执行进度就成了最关键的环节。高校应当结合上级部门颁布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实施细则,例如在其中明确规定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的比例,使得资金在支付过程中有法可依,提高资金使用的专业性和合法性。当然,这也会使得财务部门在资金支付时有审核依据,有效控制专项资金的支付范围。在财政专项资金支付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支付进度缓慢,存在财政专项资金在即将被收回时突击花钱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需要高度重视,积极有效主导财政专项资金的支付使用。由主管财务的校领导牵头,定期召开专项资金进度会议,时时关注高校各项专项资金支付进展情况,并时时敦促各责任人推进项目进度,有效掌握高校专项资金支付情况,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在这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全校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各执行部门、资产处、财务处等多个相关部门需要共同作用,同时作业,按流程顺序合理合法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支出。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有效把握财政专项资金的正确支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将财政资金和财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将每一年的每一项财政专项资金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编码,并与零余额科目进行关联,这样一来,核算科人员在进行记账时,就可以选择与零余额账户相关联的具体的项目资金,而不是完全由支付科进行随意选择。当然这中间可以增加一环,就是指派专人对核算科每日所做的每笔凭证进行审核,在支付前增加一重保障,从而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的合理化程度。将零余额账户与项目进行关联管理,不仅可以强化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还可以使财务系统实时较为准确地体现财政资金所剩的余额,从而较好地对执行系统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监管
谈到资金支付监管,不得不说到的部门就是审计处。作为学校内部审计的执行部门,审计处在资金监管过程中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作为事后监管,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同时,及时有效的发现不合规的资金支付现象也可以有效预防将来相同错误的再次发生。当然,学校纪委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当中,以切实保证高校有效开展内部监督。与此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应当定期对高校进行检查审核,对各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摸底审查,各高校应当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检查。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公开透明,高校预决算也应依法进行适时公开,从而加大社会监管力度。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首先,在进行人才引进时,明确财务人员的用人标准,招聘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包括学历、资格证书等硬性要求。其次对在职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以应对日益变化的财务发展需求。当然,要想招聘并且留住人才,就必须有吸引人才的待遇,这就需要人事部门的配合了。财政专项资金是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从源头开始,控制项目申报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从流程上优化资金支付的专业性和相关性,在事后加强项目的监管审计,进而提升今后项目的执行效率,才能够促使高校长久稳定发展,真正使得财政资金花在必须之处。
参考文献:
[1]宋秀慧.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建议[J].商业会计,2018(06).
[2]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10).
推荐阅读: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